第(3/3)页 王城往东到新郑水路距离为先秦时期秦制九百多里,约为后世三百七八十公里。 新郑再往东到商丘陆路距离为先秦时期秦制四百五十多里,约为后世两百公里。 宋国商丘往东到鲁国曲阜陆路距离为先秦时期秦制四百五十多里,约为后世两百公里。 鲁国曲阜往东到齐国临淄陆路约为九百五六十里,约为后世四百公里。 途径牟城距离鲁国曲阜七百多里,约为后世二百九十公里。 叶枫计算是根据一些古籍记载盘算着兑换成后世距离,方便自己预计时间。 《春秋·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公元前二百九十四年)载“古者,三百步一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 周代井田制下,方一里,耕地九百亩,四边都是三百步一里的长度。这一点在古代是公认的。 《说文解字段注》引《谷梁传》曰:“古者,三百步为里。” 而周制以八尺为一步,秦制以六尺为一步,三百步为一里。 秦尺使用的是大尺折合后世二十三点一厘米一尺,所以一步相当于后世的零点二三一米,所以这时期的一里也就相当于四百一十五点八米左右。 以上是将此时期的里数来兑换成后世的公里的依据。 叶枫先雇人给江川传话说:“对方可能直接去茅津渡。” 另外将对方船只特征和标识一并让人转告,以便赵匡胤先到王城渡口时可以先行拦截。 叶枫在渡口搜寻可以租赁的船只,这时期船只很杂。舟船名称有舟、船、舸、舡、艇、調等。 舟船的名称在商周以前大抵单称舟,春秋战国舟船名称的繁多,这说明当时造船业发展迅速。 因为目前尚未有实物出图所以只能从一些文献中大概了解到其容量和形状。 《史记·张仪列传》索引说秦舫船是合并两舟组成。 秦舫船可载士兵五十人和供五十士兵三个月的粮食,五十人三个月粮食,按每人每天三分之二斗豆子计算一共要九千斤,即四点五吨。 也就是说连人带货这艘船满载应该在二三十吨左右。 《鄂君启节》铭文记载江南的舸是集三舟组成的大船。江南的舸至少是秦舫船的一点五倍,应该接近四十吨左右。 小型的船只有舲、艇。在屈原《九章、涉江》中记载:“乘舲船余上沅兮”。 屈原游沅水所乘的舲,据清人蒋骥说是一种装有窗户的船。舲船装有窗户,说明这种船的构造似篷屋。 艇,据《释名·释船》中记载是可载二百斛的小船,艇船身狭长,具有轻便速度快的优点。三四吨的运载量,满载应该在五吨左右。 此外还有刀,在《诗·卫风·河广》中记载:“谁谓河广,曾不容刀”。 刀,《释名·释船》作調,調是短体形的运输船,它可装载三百斛。满载应该在七八吨之间。 当然因为无实物,所以以上船只吨位都是叶枫的推测。 /110/110105/31271611.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