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上一次北伐陇右,刘封见到诸葛亮严厉喝斥诸葛乔,连忙将其带离了汉中,要不然,在历史的这个点上,诸葛乔已经早早病逝。 黄月英听到这个消息,身子摇晃了一下,如遭雷击般差一点跌倒。 在生下诸葛瞻之后,黄月英有儿有女,心情也舒畅了许多,她和诸葛亮相敬如宾二十余年,感情甚是深厚,彼此之间早已视对方为亲之又亲之人,若是诸葛亮病逝,黄月英也不会苟活。 只是,诸葛瞻现在才呀呀学步,诸葛果又远嫁到了荆州,黄月英觉得,天快要塌下来了。 “孔明,你这是何苦,就算要报答先帝的恩情,这么些年,你也尽力了,陛下他要掌权,就让他掌去。” 诸葛亮身体虚弱,支撑不住只能躺在榻上,叹息道:“月英,你还不知吾心,我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冒雪到隆中,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先帝驾崩之后,臣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曾发下誓言,这一世当以匡扶汉室、复兴大汉为已任。” “如今,大汉还未收复中原,朝中的事情,还需要吾来一一过问.....。”诸葛亮艰难的说到这里,一口气喘不上来,苍白的脸色涨得通红。 黄月英将诸葛亮扶住,泣声道:“先帝,先帝,你心里只有先帝,可有我,可有瞻儿、果儿、乔儿,可有这个家。” “说到报答帝的知遇之恩,你这些年所做的事情,还不够吗,非要以命来回报吗?” “要是先帝还在,妾身也不说什么,但先帝不在了,陛下虽然认你为相父,但也只是口头说说,并没有真把你当作父亲来看待。” “要妾身说的话,当初立储你就不应该立他,而应该选元通......。”一说到刘禅,黄月英就气不打一处来。 与刘备相比,刘禅就是扶不起的阿斗,不可能培养成才。 诸葛亮就是忠君思想太重,非要执着于刘备的遗命,要是顺从众人的意见,改立刘封为帝,那蜀汉现在说不定已经占据半壁江山了。 诸葛亮听黄月英言语无端,急声制止道:“月英,千万慎言,慎言,你不知道,就算我有那个心,元通当时怕也不会同意,他和我一样,一心为了大汉。” 刘封这些年,在诸葛亮面前,一副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忠君爱国做派,让一向看人很准的丞相大人也走了眼。 黄月英气道:“大汉,大汉,命都没有了,还谈什么大汉。孔明,你老了,就听我一句劝,复汉的事情,就交给元通他来办,这些年来,你办不到的事情,最后不都是他给你收尾的吗?” 相比诸葛亮,黄月英与刘封的关系更加亲密,以前是师母看徒弟,后来是丈母娘看女婿,这些年来,刘封和诸葛亮不好说的话,多由黄月英代为传达。 “这话倒是在理,若是元通在,这朝堂上哪里还会有争执,那些宵小之徒,怕是连暗底下的小动作都不敢做。” 诸葛亮长长叹息一声,对刘禅不仅不感恩,而且还猜疑自己感到很是心酸。 “好了,接下来,你就在府中好好养病,朝堂上的事,就转交给蒋琬、费祎他们几个,陛下的事情,我来和元通细说,听他的主意,你不用管了。” 黄月英被诸葛亮的死脑筋气倒,直接拿出了当家女主的作风。 诸葛亮已经五十多了,精力最充沛的时间段已经过去。 若是再这么操心下去,早逝是必然的。 为了诸葛亮的身体,黄月英决定独断专行一次,她没有诸葛亮那样“舍小家顾大家”的胸怀,眼前的这个小家,是她全部的期许。 诸葛亮在外是权重位高的丞相,在家是妻管严,黄月英说一不二,况且这一次又是为诸葛亮的身体考虑,诸葛亮只能放下诸事,安心养病。 朝堂上的各部官员找不到作主之人,又隐隐听说皇帝要亲政,遂纷纷跑到宫中,向刘禅讨一个主意。 刘禅虽然曾拜谯周等人为师,但这些年荒废惯了,根本没有执政的本领。 陈祇、黄皓两个跟班,现在资历和能力都还尚浅,让他们出出主意可以,要协助刘禅处理朝政,他们也没有这个能力。 诸般烦心、难办的事齐齐涌来,让自以为亲政大权在握、能当家作诉的刘禅一下子傻了眼。 第(3/3)页